![]() |
風行全球的--劍蘭 |
早在17世紀初葉,劍蘭還野生于非洲好望角一帶時,只有一些愛花如命的貴族太太所賞識,派人采回家居的花園栽培。1807年英國傳教士威廉·赫伯特在主教庭園內(nèi)用11種野生劍蘭進行雜交,培育出3個花色漂亮的新品種。嗣后,逐步傳播到歐美各國。素有“百花王國”之稱的荷蘭,花商們優(yōu)先把劍蘭推向市場,其總產(chǎn)量僅次于國花郁金香。由于劍蘭具有迷人的滋力,許多西方人士視之歡樂、喜慶、和睦的象征,每逢婚禮、宴會或名人互訪所獻的禮花都少不了它。尤其是美國許多家庭月嚴·天天都要用來擺設。1984年美國總統(tǒng)里根在結(jié)束對中國的訪問,舉行答謝宴會時,美方特地從港、穗空運110O多枝新鮮的劍蘭到北京;借以增進宴會的熱烈氣氛。 我國是東方式插花流派的先行者。早在1599年明代袁宏道所著的《瓶史》已對插花的藝術美有過明確的論述:“插花不可大繁,亦不可太瘦(即稀疏之意),多不過二種三種,高低疏密,如畫苑布置方妙?!蹦菚r還未有劍蘭問世,但他這段說法對劍蘭插花也非常適合。據(jù)中外插花高手認為,劍蘭不論直插,斜插,長插,短插,都會表現(xiàn)風韻不凡,能夠從容地由自然美升華到藝術美。故有些專家稱贊它是插花領域里的“萬能泰斗”。 現(xiàn)今全世界劍蘭品種共有1300多個。另外野生原種有250種。按照開花習性可分為兩大類:一是在秋季播種,冬春開花的稱為春花類。二是在春季播種,夏秋開花的稱為秋花類。它們因性喜涼爽偏暖的氣候,生長適溫為20~25℃。如果在夏天炎熱時種植,其全生育期50~60天就會開花。但花葶甚短,花量亦少,商品價值不高。如在秋冬氣溫較低時種植,其全生育期達到125天時,花亭粗壯,花朵較多,售價常比夏收的高出2倍以上。如果能控制在春節(jié)前上市,往往供不應求,獲利更豐。 劍蘭為多年生球根植物。其種頭呈扁球形,外披褐色表皮,昔日大多靠進口供應。近年來北方有些科研單位經(jīng)過留種試驗成功,可以自繁自用,唯是花季質(zhì)量還不夠理想。據(jù)觀察,劍蘭為典型的長日照植物,在開花之前要求每天有1O小時以上的長日照條件,才能實現(xiàn)由營養(yǎng)生長向生殖生長方面轉(zhuǎn)化?,F(xiàn)今各地大多實行切花生產(chǎn),對選地要求土壤深厚肥沃,排灌自如,起畦播種。一般畦寬為1.5米包溝,畦高2O厘米左右,行距25厘米,株距10厘米。當幼苗成長時,還要求在畦面上用尼龍繩拉成方格,每格一棵,以防止后期植株倒伏,促進花季挺直,達到上市質(zhì)量要求。 在一年當中,劍蘭的需求數(shù)量以春節(jié)最多,有些花販為了應節(jié),常把到了熟期的劍蘭采收下來,放入冰庫貯藏,這種劍蘭遇冷后,花蕾容易皺縮早萎,即使以低價買得插養(yǎng),但多數(shù)不能正常開花。故在購買時要小心鑒別才好。
|